top of page

大人的極致旅伴
BMW M3 Touring流連東北角

旅行車的模樣,本該是優雅從容,訴說生活的質感與實用。但若在那穩重形象背後,隱藏一副凶猛狠勁與強悍操控,那麼這台名為BMW M3 Competition Touring的車,就不只是載物與載人,而是一部每趟出遊都可讓人身心舒暢的極致旅伴。

文、攝影:Enzo


這趟旅程,我們從台北內湖啟程,沿著國道五號穿越雪山隧道直下宜蘭,接著沿著台2線遊走東北角,再由台2丙、106山路繞行而返。一段百多公里的試煉之路,讓我深刻感受到,這部M3 Touring,不只是一部有型的旅行車而已。



沒有任何妥協


將這部漂亮跑旅停在春陽之下,光影滑過巨型雙腎水箱護罩,賁張的外擴輪拱下,正是前19、後20吋的M雙輻鍛造輪圈,黑色車頂架與黑色高光澤車頂搭配得恰如其分。旅行車應該是務實的?是的,但它的務實是用來承載另一種極致:極致的性能、極致的調校、極致的駕駛體驗。




引擎是一具熟悉的S58直列六缸雙渦輪,經過小改後,最大馬力已來到530匹馬力與650牛頓米扭力,但它的線性與爆發力依舊完美共存。搭配M 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與M xDrive跑車化四驅系統,0-100 km/h只需3.6秒,卻從不躁動,反而像是一位訓練有素的武術家,低調內斂,卻可以在需要時毫不保留地重拳出擊。



沉靜下的暗潮洶湧


國五的漫長直線,正是感受M3 Touring線性輸出的最佳場域。Comfort模式下,它仍保有M Car的沉穩張力,踩下油門渦輪漸起、聲浪由低沈轉為怒吼,加速過程一氣呵成。高速域的延展性依舊令人喜愛。優異的底盤調校,更帶來無與倫比的貼地感,讓它在高速巡航時依然穩若泰山。



撇除複雜的螢幕設定,那兩顆方向盤上的紅色「M1」與「M2」快捷鍵,使用起來更為得心應手。左手輕點方向盤上的M1,車輛進入我預設的「快跑舒適模式」,Sport引擎、Comfort懸吊等等。這是我認為巡航時的最佳組合,充滿餘裕且輕鬆自在。



聲浪與海風交織的浪漫


出了宜蘭、離開國5轉入台2線,不一會右手邊的窗景變成遼闊海岸,這時M3 Touring也收起悠閒,換上另種姿態。這時我啟動M2快捷設定—引擎與變速箱切入Sport Plus、懸吊保留中段硬度;並打開排氣閥門。



引擎聲浪在海岸公路餘音繚繞,每一次退檔都像是打響另一段節拍。車身靈活程度幾乎讓人忘記這是一部超過4米8、近1.9噸的旅行車,即使行李廂滿是攝影器材與簡單行李,卻仍能以近乎跑車般的節奏與山海共舞。這應該是世上開起來最讓人快樂的旅行車了吧,我想。




展現M之本色


然後,我來到今天的高潮、也就是進入台2丙公路再轉戰106山路。這條通往山徑的寬闊公路起伏大、中高速彎角頻繁,這正是檢驗車輛底盤與轉向能力的聖地。


這時,我完全關閉穩定系統,並讓車子進入純粹的後驅狀態。逼近彎角、M3 Touring沒有遲疑,它興奮地扭動身軀,每一次轉向、每一次補油出彎,都像是人車共舞的默契。那種可控的尾部擺動不是意外,而是刻意安排的一段獨門舞步,洗鍊又精彩。電子懸吊亦是一絕,它總能即時壓住彈跳、沉穩吸收震動,車尾的限滑差速器更能精準將扭力釋出,讓它猶如貼著山路飛行的猛禽。



這時我終於明白,這輛車的真正價值絕不在於紙上數據,而是在於它讓駕駛回歸純粹的本質。那種人、車、路之間的絕妙對話,在此時此刻達到最佳和諧。


收刀入鞘的俠士


午後陽光透過車窗灑落,當我們回到台北市區時,這台M3 Touring再次換上另一副面孔。滑入信義區紅綠燈間,它不再咆哮,只留下如絲般的細膩質感。



這時,終於可以稍稍體會內裝細節的匠心獨運。碳纖維中控飾板、紅色12點鐘標記的粗壯方向盤、完美包覆身形的真皮跑車座椅,整體質感更上一層。車內空間更是充裕,尤其寬闊平整的後廂,配上後廂安全分隔網、獨立開啟式後擋玻璃與止滑底板,想要長途旅行、上山露營都難不倒它。


看似矛盾卻如此和諧


但我最愛的,依舊是這種看似矛盾的綜合體,卻可以如此均衡的姿態從容呈現。從日常到山道、從穩重中年到熱血少年,竟能和諧共存。



一輛車,能同時征服家庭、通勤與山路三種截然不同的世界,那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與極致調校的結果。BMW M3 Competition Touring,不只是一台快速的旅行車,而是「駕馭與生活共存」的最佳詮釋。


這台M3 Touring不是傳統的M,也不是傳統的Touring,而是BMW把兩個世界融合的最好例子。你可以用它送小孩上學、可以帶老婆去宜蘭泡湯,也可以半夜自己一個人殺山路洗滌靈魂。


這、絕對是一台成熟大人的夢中情車,每一次出門都可以是心滿意足的小旅行。



夢幻公路 507號
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
©2023 ROUTE 507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