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草上飛的初夏儀式
Škoda全新Superb恆春型旅記

一部旅行車能做到的,不只是一趟旅行那麼簡單。對一台車的喜歡,可以從一趟簡簡單單的旅程開始。天清氣爽的初夏,再一次來到國境之南,等待我們的則是將在6月發表的Škoda全新大改款Superb,而且還是一身武裝的Combi Sportplus車型。



文:吳凌祺、攝影:高大鈞


從墾丁大街旁的 Hotel dùa Kenting 啟程,陽光正好、海風不急不徐,全新大改款的Škoda Superb Combi Sportplus 停在晨光斜照的飯店門前,修長身形與低伏車高讓它顯得格外有型,Sportline 套件將窗框、水箱護罩與車尾飾件一律黑化,配上19吋鋁圈與銳利的冰晶箭矢頭燈,確實讓人難以忽視這部「實力派」的帥氣外表。



山徑成為試煉場


出了墾丁大街,穿越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牌樓,即是熟悉的屏165線——公園路,一條我們非常喜愛的小山道。這段蜿蜒狹窄的上坡彎路,原本是大車的夢魘,卻在Superb Combi Sportplus的四驅底盤與電子可變阻尼系統(DCC Plus)調校下,變成了一段讓人暗自驚喜的駕馭享受。


這部車的彎中反應靈巧得出乎預期。它雖然長達4米9,但轉向手感線性、車尾跟進積極,電子懸吊在一般模式下表現均衡,伸縮之間游刃有餘。搭配最大馬力265匹、最大扭力40.8公斤米的2.0渦輪動力,與換檔果斷的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,輕快奔放特性、讓上山過程可以「爽」字形容。



來到社頂自然公園,眼前豁然開朗,遠眺船帆石與碧海藍天,這是屬於來到國境南端的儀式感。車停在觀景台前,拉開電動尾門,坐上後艙邊緣放空,這樣的旅行車,不只能負載大堆行李,更像是一座可移動的觀景平台。



穩定是主要調性


下山後重返台26線,中高速彎連綿,Superb Combi Sportplus的穩定性隨之展現。「穩」是這部車最令人安心的特質,即便進彎速度不低,懸吊卻支撐充足,四輪驅動系統在必要時毫不猶豫地將動力傳至後軸,讓車身循跡性極高。切換至運動模式,底盤緊繃起來,方向盤回饋更加直接,這時的Superb Combi,不只是舒適的旅行車,更是駕駛會想一路探索的玩伴。



心中的「草上飛」


繞過鵝鑾鼻燈塔後,道路轉為筆直的草原公路,從龍磐到風吹砂,這是一段心目中最詩意的墾丁公路。路兩旁的草原像是倒著流動,Superb Combi就像輕功上身,化身「草上飛」。懸吊的回彈與阻尼控制做得極好,不會因為路面起伏而晃動不安,車內依然靜謐。雙層隔音玻璃、強化底盤隔音,還有725W的德國Canton環繞音響,就像在草原上開著移動的音樂廳。



另一段樂園


離開風吹砂,我們轉進更偏僻的路段──200甲縣道。經過港口、新莊,再右轉進入滿州、九棚,這是一段地勢起伏變化多端的曲折山道,對車輛底盤與轉向是更高階的考驗。



出乎意料地,這部Superb Combi在這裡跑起來並不輸熱血鋼砲。換到「個人化模式」,將懸吊稍微收緊,方向盤與油門調校至最敏銳,這部將近1.9噸的旅行車竟然能夠靈活刁鑽,操駕過程每每讓人會心一笑。當你發現一台能承載家人露營的旅行車,居然也能在山路上讓你不想鬆油門,這就是這台漂亮型旅的魔法。



小旅行中的大滿足


最終,我們再度從200線回到台26抵達旭海的海邊。這一趟旅程,不為目的地,只為沿途的每一個彎、每一段風景。而Superb Combi Sportplus就像一位優雅卻強悍的旅伴,在每個片刻都展現出相當稱職、卻又超過期待的實力與細膩。


它不只是好看,極具雕塑感的鈑件摺線、黑化飾件營造出的低調運動氣息,都是令人側目的設計;也不只是好開,電子懸吊、四輪驅動與265匹的動力輸出,讓這部大型旅行車能文能武;它還很會照顧人,從智慧進出、迎賓照地光毯、深層按摩座椅到尊榮後座舒眠套件,都營造出高級車般的儀式感;更別提同級最大的行李廂空間,裝得下這趟旅行的一切所需,甚至更多。



如果旅行是一種生活態度


顯然,Superb Combi Sportplus正是一種對旅行的理想回應。在SUV早已成為主流的現在,Škoda依然堅持打造出一部更讓人喜愛的旅行車,不只是為了歐洲傳統,更是因為這樣的車,真實地兼顧了駕馭、實用與美感。



開著這部車走了一趟南國山海,會讓你開始懷疑,旅行為什麼一定要開笨重而遲緩的SUV?旅行,應該是輕盈的、沒有負擔的,而這部全新Superb,也許就是最好的詮釋。



夢幻公路 507號
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
©2023 ROUTE 507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