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< Back

少點什麼,卻是青春的味道
試駕第二代GR Yaris有感

曾經,我也有過一段長期的鋼砲情緣。從VW Golf GTI、Citroen Saxo VTS、Renault Clio RS到Megane RS,甚至是那輛外型看似老舊平凡,實則趣味橫生、總讓我念念不忘的Peugeot 106 S16,歐系小鋼砲的靈活俐落,早在我青春正盛時就已深植心中。

文/攝影:Enzo Wu


那些年,我總愛那種車身貼地、轉向敏銳的「直接感」;那種過彎就像舞者掠過光滑地板的俐落節奏,是在高重心SUV或數位化過度的電動車上永遠找不到的。現在,經過這麼多年,終於有一部「鋼砲」再度吸引我,即使它不來自歐洲、卻有滿滿情懷元素。


GR Yaris,這車名對我而言,不只是Toyota的一次性能實驗。從第一代誕生開始,它就是性能車迷不能輕易忽視的存在。四輪驅動、輕量化車身、WRC(世界越野錦標賽)直系血統的工程技術,這些讓人血脈賁張的車格設定,讓這輛俗稱「暴力鴨」的三門小掀背,從一開始就和那些只在城市裡喧鬧的改裝車劃清界線。



好多年以前,我曾站在WRC分站的賽段邊上,目睹各家廠車在叢林裡劃過帥氣的車尾弧線;也曾在險惡的碎石路段,感受賽車如飛彈般穿越土坡、帶起飛砂走石。那一刻,我心裡早有了結論,要是台灣人懂得欣賞,真正適合國內這種坑坑巴巴道路的,其實就是一輛「拉力車」。



而今天,靜靜停佇我面前的,則是暴力鴨的進化體—第二代GR Yaris。


少點粗獷,多些文明

初見二代GR Yaris的外型,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。熟悉的是那份寬體(暴龜)、低伏、蓄勢待發的戰鬥姿態;陌生的是,那些過去看似圓潤飽滿的線條,如今被打磨得更為乾淨俐落。車尾變得更簡潔,尾燈換上貫穿式設計,還刻意把第三煞車燈與後霧燈集中到車尾中軸,這些看似細微的改動,其實暗藏許多細膩的工程思考:辨識度更高、防塵耐撞。甚至前保桿下緣改為三段獨立分拆式設計,方便在賽道受損時可快速替換。



車體仍維持全鋁合金的引擎蓋與尾門,搭配碳纖維車頂,輕量化工程從未妥協。底盤更平整、導流設計更講究,即使車主從未上過賽道,也能從每一個鈑件角落,看見設計者的那份執拗與熱情。



車內也同步進化。以駕駛為核心重新配置的中控台,15度傾斜設計讓操作更直覺,更讓人想起老派性能車或是拉力賽車;數位儀錶清晰易用,環顧四周紅色縫線與槍灰色飾板穿插點綴,比起一代的工具味,現在的GR Yaris更像一台適合日常駕馭、但一鍵切換就能進入戰鬥模式的機器;質感還更提升。此外,儀表台從善如流降低50mm,駕駛座椅位置下調25mm,讓視野更為開闊。甚至還有Intercooler噴水降溫裝置。



更快更穩,也更有距離

在引擎蓋下,熟悉的1.6升三缸渦輪引擎經過重新調校,最大馬力來到280匹,最大扭力則突破至39.8公斤米,幾乎是同級距裡的極限輸出。配上iMT六速手排變速箱,換檔時還可自動補油,當然這個按鍵隨時可關,可惜跟趾動作就必須採取少見的「腳掌外翻」方式、而不是慣有的「腳跟外踹」動作。



二代暴力鴨依然兇悍。尤其當你將GR-FOUR四驅系統切換至Track模式,前30後70的扭力分配像是後驅車一樣,彎道出口的補油與轉向確實讓人感到酣暢淋漓。但比起上一代那種蠢蠢欲動的狂野,這代GR Yaris的動力輸出明顯變得更線性、更順滑。離合器更Q,排檔更柔潤,整體駕駛感受更成熟、更舒適。


也許這是Toyota聽見車主的回饋,讓這輛拉力鋼砲能夠更從容地在日常城市道路中穿梭。但我心底卻有一絲絲遺憾,那種在一代車上隨時準備進入戰鬥狀態、神經緊繃的野獸感,似乎被馴化了一些。



很強很好開,但總少點什麼

如果你從來沒有開過一代GR Yaris,你還是會被二代的極限所驚艷。你會愛上它紮實的懸吊、凌厲的煞車、高抓地力的四驅反應,還有那具小排氣量渦輪引擎隨傳隨到的爆發力。但如果你開過、甚至擁有過第一代,就會理解我為什麼說這新車似乎少了一點味道。



我無法用數據量化這種差異。它像是音樂中那些被刻意修剪掉的失真,像是畫作中被擦除的筆觸痕跡。這一代GR Yaris在每一個面向都更完整、更合理,卻也因此顯得更「無暇」,少了那種人車之間曖昧不明、相互挑釁又彼此依賴的互動。也許它少了一點「靈魂」?


如果更年輕,我會立刻訂一台

這車快、狠、準,排單滿滿的自排版本據悉因測試原因、正式導入遙遙無期,這次試駕的手排版本引進數量不多、但注定叫好不叫座。但正是這樣的執拗,才讓它成為Toyota近年最Old School、最不妥協的存在。和那些只追求數位化與豪華配備的電動新車不同,GR Yaris保留了「拉力車應該是什麼」的基本定義,一具讓你與複雜世界對抗的戰鬥武器,一輛能把「純粹駕駛」還給你的機器。



它讓我想起2000年初期的Subaru Impreza STI、Mitsubishi Lancer EVO,甚至更早期的Lancia Delta HF。那些車如今早已凋零在歷史的洪流裡,但當你坐進GR Yaris、左腳踩下離合、右手推入一檔的剎那,就會覺得堅持如我輩還大有人在。


只是,如果你問我會不會想買這台車?我想現在的我,會更想要一台沉穩優雅、行雲流水的車。雖然小鋼砲代步仍是便利選項,雖然手排對老派如我並不構成問題。但人到中年,總想要多一點從容、少一點張揚;更不需要一上車就征戰廝殺。



但即使我不想買,還是很難不喜歡它。因為GR Yaris就像那位年少時期的戀人,明知不會走到最後,卻仍值得用力去愛。鋼砲、拉力,我的青春,在2025年你還買得到集合這些元素的新車,不能不說也是一種幸福。

Add a Title
Add a Title
Add a Title
Add a Title
Add a Title
Add a Title

夢幻公路 507號
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
©2023 ROUTE 507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